活动最后,三位嘉宾还围绕外界所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别从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的差异化视角下,针对“到底要不要All in Web3”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在当下的Web3狂热中,给到了更加理性和具体的思考。
从Web2到Web3的认知转换
“All in Web3”正在成为年轻群体中的一种潮流, 大量95后,甚至是00后发出了“All in Web3”这样的呼吁。
但由于Web3本身是一个极为庞大和宽泛的概念集合,当前外界对Web3的论述大多脱离实际且过于理想化,对于具有参与Web3的人来说始终无法评估Web3的机会成本,抓不住底层价值逻辑是首要症结所在。
其中腾讯云区块链高级架构师王兴勇认为,首先当前Web3最明显的特征是解决此前互联网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本质上代表了用户与平台间对位关系的变迁,在Web2的基础上,Web3将进一步提升用户在互联网中的话语权,即从此前的主要生产者转变成真正具备所有权的主导者。而对于开发者来说,Web3意味着应用程序的创建和运行是透明可见的,整个生命周期是开源共享共建的。
BuidlerDAO联合发起人陈剑则认为当前外界对于Web3的理解是极为多样化的,很难给到一个具体且统一的定义,他认为Web3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组织生产方式,自由个体形成的松散组织通过统一的共识来完成协作和自觉。Condary创始人张鹏提出当下互联网可大致划分为Web1、Web2和Web3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变迁的重点都是用户和平台间关系的转变,例如Web1是以静态文本展示为主的只读时代,进入Web2时代后用户开始参与与平台或用户的交互,而Web3时代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互动。
如何发现自身切入Web3的机会点?
对于创业者如何在Web3大潮中找到适合自身的切入点,三位嘉宾也基于各自的实践路线给出了不同的经验分享。腾讯云区块链高级架构师王兴勇认为,从发展性眼光来看,Web3更多地是需要创造新的价值,而不只是提升了价值的流动速度。行业认为Web3在商业场景上带来的将是更加开放的商业模式,用户和平台,平台与平台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交流互联也会越来越频繁。从消费服务模式创新上看,主要可以从用户数据自主、自激励、彰显身份和个体的稀缺性社交以及更加方便的跨平台联动。供给侧上更多考虑数据贡献甚至是资产化流通、资产进一步数字化并且流通交易更加自动化、个体在数字世界中形成一个独立且各平台通用的数字身份,通过激励协作机制来实现业务的共建等方向。
BuidlerDAO联合发起人陈剑则结合自己在原生Web3平台Mirror上的体验,阐述了Web3的落地方向,虽然表面上Web3产品是建立在一个松散的组织架构上,但去中心化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会充分调动早期用户加入到产品建设和扩散进程中,这是Web3创业者一个很大先发优势。
Condary创始人张鹏认为对于想要进入Web3领域的开发者和创业者来说,首先要做的是亲身体验各类原生的去中心化产品,去熟悉和适应新的产品思路和商业逻辑。那么元宇宙可能会是Web3最先落地并且形成商业场景的领域,其中包含了人机交互设备、元宇宙生态内容、元宇宙营销、底层算力基础设施等具备突破潜力的具体方向。
All in Web3前的必修课
活动中三位嘉宾还围绕几个创业者关心的Web3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场小范围内的圆桌讨论。其中提到从Web2到Web3人们需要适应哪些转变问题时,腾讯云区块链高级架构师王兴勇提出,用户层面可能需要适应自主权大幅度提升的转变,而对于创业者和从业者来说,更多需要摒弃传统互联网的一些思维定势,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去开技术、产品以及处理用户市场关系上。BuidlerDAO联合发起人陈剑也同意此类观点,并且认为Web3重点是如何联合可以联合的人做好一件事,而不是仍然停留在建立各种壁垒这类思维上。而Condary创始人张鹏则认为,早期参与的用户和从业者应该尽可能避免因为金融因素而去体验或使用某个Web3产品。
针对“All in Web3”前我应该选择什么方向上,腾讯云区块链高级架构师王兴勇认为底层基础设施完善,尤其是赋能和工具类的产品将拥有很大机会。BuidlerDAO联合发起人陈剑则提出,从业者和创业者应该首先了解当前这个领域的生态格局,再从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此外无论从用户还是从业者角度来看,腾讯云区块链高级架构师王兴勇提出早期Web3产品应该是简单明了的,重点需要降低用户参与的门槛,前期的切入点可以小一点。BuidlerDAO联合发起人陈剑则认为Web3应该将精力和资源集中在产品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产品业务上不适宜做更多的发散和扩展。
相比于此前其他解读,此次Web3主题线上研讨会应该是首次回归理性的思考环境,真正解决在中国国情下,Web3业务应该如何落地,要不要All in Web3?如何All in Web3?等关键问题,为国内Web3商业场景落地提供了更多思考的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