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 Yihan Xu@Foresight Ventures
一、从 Layer 1 到 Layer 3
Layer 1 是底层区块链。Ethereum、Bitcoin、Solana等公链都是 Layer 1 区块链,它们是区块链网络的基础,各种 Layer 2 都搭建在这些公链之上。
Layer 2 指以太坊扩容方案。各条 Layer 2 链都是单独的区块链,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提升交易速度和 TPS。比如 Zksync、Starkware、Arbitrum、Optimism都是不同的 Layer 2 解决方案。
那什么是 Layer 3?
简单来说 Layer 3 希望在 Layer 2 的基础上完成更加定制化的设计,解决目前 Layer 2 无法实现/实现起来比较困难的功能(包括定制化扩容、privacy 等),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但 Layer 3 的想法还在非常早期阶段,现在下定论显然有失偏颇。Layer 3 的最终形态需要基于开发者探索、实战检验和实际需求。
现在有很多大佬已经提出了相关的设计思路,通过StarkWare提出的多层网络结构图(Layer 3 的其中一种构建思路),我会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帮助大家理清思路。
二、StarkWare 提出的多层网络结构
以太坊多层网络的实践设想最早由 StarkWare 团队在文章"Fractal Scaling: From L2 to L3"中提出。在这种设计中,现在的 Layer 2 是一种 general purpose 的扩容,在此之上,Layer 3 做定制化的扩容。下面我会对图中提到的方案逐个分析(从左到右)。
1.StarkEx Volition(rollup+validium)—> 低成本扩容
在 Layer 2 的方案中我们已经熟悉了Validiums,一种通过 SNARK 算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数据不上传 Layer 1 而是依赖于 validator 托管的扩容方案。由于数据存在链下而非直接发布到 Layer 1 ,Validium 降低了 gas 成本并提供了更好的 privacy(数据并不向 public 公开)。但是从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角度看,Data Availability 依赖于第三方委员会,因此 Validiums 使用并不广泛。
StarkEx Volition 为 Dapp 提供了一种混合模式,可以选择将数据放到链上以保证安全性(StarkEx Rollup)或者放到链下以获取更低的成本(StarkEx Validium)。现阶段 StarkEx 仍然是 Layer 2 的扩容方案,但是在 StarkWare 后续的架构设计中,StarkEx 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打开 Layer 3 大门的通道,在 StarkNet 通用扩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为特定的 dapp 降低成本。
2.App-specific StarkNet —> 定制化扩容
我们知道 Layer 2 的电路设计是为了服务所有 Dapp,这意味着工程师设计电路的首要考虑是兼容性。因此现在的电路设计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效率,并没有针对特定的 Dapps 进行优化。这对于强交互性的 Dapp 来说是一种的瓶颈,比如注重游戏体验和实时玩家交互的web3游戏。App-specific StarkNet 可以为帮助对性能要求较高的 Dapp 定制化地进行设计以达到更高的 performance。
我认为在这个场景下 Layer 2 解决用户编程和可组合性的问题,而 Layer 3 定制化地针对项目方提供更高的性能。比如一个 Dapp 不需要和其他 Dapp 共享电路资源,并获得定制化的电路设计,或是由 Layer 3 提供更高效的存储结构会数据压缩服务。
3.StarkNet(Validiums)—> 低成本扩容
类似于 StarkEx Volition,在 Layer 3 中将 Validiums 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扩容方案,让一些对价格敏感的 Dapp 获得更低的成本。
4.Privacy StarkNet —> 定制化功能
对隐私功能的实现,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 app-specific design。虽然 ZK-rollup 对 privacy 友好,但出于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考虑,用户的交易数据仍需要在压缩后通过 calldata 发布到 Layer 1 作为 history log,让所有用户都可以成为 prover 进行验证。因此以扩容为目的的 rollup 并不能实现 privacy。Layer 3 的能很方便的解决了这一痛点,对于一些强隐私需求的用户,定制化地在 rollup 甚至 rollup of rollup 的基础上实现隐私功能。
三、Again,什么是 Layer 3 ?
看完以上分析,Layer 3 应该已经不那么抽象了,下面总结一下这种 Layer 3 的设计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帮助大家进一步建立对 Layer 3 认知。
1.Vitalik 的设想
L2 is for scaling, L3 is for customized functionality.
L2 is for general-purpose scaling, L3 is for customized scaling
L2 is for trustless scaling (rollups), L3 is for weakly-trusted scaling (validiums)
2.进一步解读
Layer 2 作为 general purpose 的扩容解决方案,那么对于 Layer 3 的设计可以放下单纯的扩容,去定制化地做一些 Layer 2 无法轻易实现的功能,比如 privacy;
Layer 2 中 ZK-rollup 设计考虑了通用和兼容性,为整个生态提供一种通用的扩容解决方案。因此在 ZK(E)VM 的设计上或多或少牺牲了 ZK-friendly。那么 Layer 3 可以针对不同应用做进一步扩容。举个例子,在 ZK 场景下,一些应用可以通过更加定制化的电路设计来获得更好的 performance;
Layer 2 中 ZK-rollup 在扩容的同时需要保证 Data Availability,在 cost 上做了妥协。因此,Layer 3 可以用于低成本扩容,为不同开发者提供更多扩容方案,比如 Validium 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3.第二点和第三点中 Layer 3 都是在做进一步扩容,有什么区别?
我认为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并且解决了现在 Layer 2 不同的痛点。第二点中的定制化扩容旨在提升性能,而第三点中提到的则是一种更加 general purpose 的低成本扩容方案。
4.小结
以上都可能是之后 Layer 3 发展方向,并且也不会限定在某一种形态。一些 Dapp 会需要提供隐私功能的 Layer 3 ,一些 dapp 会受益于低成本的扩容,一些 dapp 会因为定制化的 Layer 3 带来 performance 的提升。总之,Layer 3 会在 Layer 2 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性能,创造更多可能性。
四、是否需要 Layer 3 ?
看到这你可能会产生两个疑问:
既然 Layer 3 这么牛逼,是不是可以继续往上继续叠加 Layer 4、Layer 5、Layer 6 …以达到更好的扩容效果?
以上提到的 Layer 3 的用途都可以通过二层网络结构实现。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