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rDAO的New Chain计划:为何选择独立链而非Layer2扩展?

作者:Haotian,加密研究员 来源:X(原推特)@tmel0211

MakerDAO提出其Endgame要推出一条NewChain时引发了全行业热议,很多人不解MakerDAO此举究竟意欲为何?为什么不基于以太坊做layer2扩展?为什么要脱离EVM体系亲近Solana?包括Optimism和Uniswap,那些曾依赖以太坊做大做强的品牌协议,最终都会趋向独立应用链吗?

VbCYbtnKCWCMsPgmIz6EUbQph8sSfwiipC9HQoVa.png

在此不展开细节,简单探讨一下:

作为公链基础设施,理想发展线路是长出很多应用,且它们都围着公链底层转,任何想逃出公链控制的出逃都不受待见。然而,碍于以太坊链底层性能的Bottleneck,应用的“出逃”似乎又是必然的,如何出逃呢?回顾过往区块链infra演变发展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三种“出逃”方式:

1)layer2扩展模块化“出逃”:这种依赖以太坊主网作为安全共识层且提供Data Availability能力的扩展方式,其实也是一种出逃,但layer2以ETH为Gas Token,和主网有深度利益上的捆绑,因此被视为一种在控制范围内的同盟关系。Layer2阵营越壮大,ETH被作为Gas Token的细分场景就越多,主网地位也就越巩固。

但要厘清,layer2扩展为有限扩展,layer2链的承载量无论多大都受限于内置于以太坊主网内Rollup合约。甚至称Layer2就是一个合约也不为过,因为无论Layer2 Batch到主网的交易量有多大,频次有多高,都得遵循以太坊单合约可调用EVM执行资源的上限。目前以太坊的Gas Limit上限为30,000,000,假设一笔交易消耗21,000Gas,一个区块可处理约1,428笔交易。

这意味着,Rollup Solution受主网合约Gas Limit上限控制,目前单个区块可容纳1,000笔交易左右。目前各家layer2的交易量都在范围内,尚没有容量上限的困扰。因此layer2扩展是主流认可的“出逃”方式。(此前有说法一些不依赖以太坊Data Availability被逐出L2,其实也是以太坊性能受限下,部分模块化扩展方案的选择)。

MakerDAO作为DeFi基础设施,其交易频率相对较低,理论上可以通过采用Layer2扩展来解决担忧。然而,MakerDAO选择独立创建NewChain的关键原因在于Layer2解决方案无法实现硬分叉。这是因为如果Layer2受到严重的黑客攻击,资产将受到重大威胁,但无法说服以太坊主网通过硬分叉的方式来恢复这些资产。在MakerDAO看来,最重要的是拥有绝对可控的安全决策权,这是他们决定创建NewChain的根本原因。

OP Stack构建SuperChain的思路是独特的,他们并没有试图突破以太坊的性能限制,也没有试图获取分叉的主权。相反,他们通过共享Sequencer组件的策略,希望确保自己在Layer2生态系统中保持核心地位。无论未来Layer2有多少个,最好能够共享Sequencer,并按OP的意愿进行利益分配。

第二种“出逃”方式是构建链下和链上专属交易Router。例如,Uniswap目前在以太坊上占据着近60%的交易份额。尽管Uniswap占据了垄断地位,但受到底层挖矿制度的困扰。这种挖矿制度确保了矿工积极参与,但也助长了MEV套利机器人的存在,导致Gas费用不稳定,影响了用户的交易体验。

因此,Uniswap等项目正在考虑构建链下预处理和链上结合的解决方案。未来,如果以太坊上的大部分交易都需要经过Uniswap的链下环境预处理,那么这个去中心化环境就会变成一条Uniswap Chain。对于Uniswap来说,构建新的生态系统和定义规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与MakerDAO的需求相比,Uniswap的安全分叉要求可能不会那么严格,因此Uniswap可能会继续与以太坊保持深度联系。

第三种“出逃”方式是构建全新的共识公链。尽管最初以EVM兼容性为特点,但后来也加入了Layer2扩展的努力。然而,以太坊的性能瓶颈和生态根基的问题使得这种选择变得复杂。目前,选择保持在以太坊的生态系统中可能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Arbitrum、ZK Stack和Stacknet等Layer3战略虽然看起来更加定制化和主权化,但它们仍然在以太坊的控制范围内构建。这意味着它们与以太坊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和联系。

如有疑问联系邮箱:
*本文转载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是转载分享,不代表赞同其中观点。请自行判断风险,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